最新目录

国文学对文心雕龙的接受(2)

来源:当代外国文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二、文学创作论:文学创作中的气、骨、意、象 在《魏文帝典论论文》中,姚永朴整篇摘抄了《典论·论文》。受曹丕的启发,姚氏在其案语中,对“贵远

二、文学创作论:文学创作中的气、骨、意、象

在《魏文帝典论论文》中,姚永朴整篇摘抄了《典论·论文》。受曹丕的启发,姚氏在其案语中,对“贵远贱今”、“知言养气”进一步发微,其中对于气味的阐述,先从孟子养气说开始,其后至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,曹丕“文以气为主”,《文心雕龙》《养气》篇、《风骨》篇,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。通过对古代文学史上“文气说”进行整理,姚氏阐发了自己的文学气味观。其引用刘勰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“辞之待骨,如体之树骸;情之含风,犹形之包气”[4](P10),旨在说明有了气骨,文辞才显得苍劲有力,有了风就有了生气,有了气韵,才能深入人心。“丰藻克赡,风骨不飞,则振采失鲜,负声无力”[4](P10),即在讲求风骨的灵动之气,华美的辞采若无一定的风骨作为支撑,便显得呆滞而黯淡,以此说明文气与风骨的关系,其暗里是在强调文章的“言有物”,“言有序”,主张文章的兴寄。其案语中有关气味、风骨的思想,也成为其后来《文学研究法》的关目。

在其文论最后一篇《曾滌生经史百家杂钞序》案语中,对文学创作中的文章构思与意象之奇,姚永朴以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篇中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:“意翻空而易奇,言征实而难巧。”[5](P6)姚永朴站在刘勰的角度,说明文章的构思不在于刻意的“标新领异”,而在于“运实于虚”,“寓正于谲”,立于彪炳文章的清真雅正,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。在内容与形式的天平上,其更加偏向于内容的合理。在这篇文论中,姚永朴教授的主要是作文之法,先让学生通过学习《经史百家杂钞序》了解文体的各种分类,而后具体讲授写作方法。他强调文章的本原、工夫、“涵养胸趣”、文学与声律的关系等,主张文章风格的雅正、“渊穆气象”、“言有物”、“言有序”。此外,他还提出了诵读法教学,即精诵,广看,分段落,观古人评点。诵读法也是桐城派文人颇为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,姚鼐、刘大櫆、曾国藩等桐城前贤,都有关于诵读教学的评论。在他们看来,只有通过诵读,才能领会到文章的神韵,才能与古人神交。刘大櫆在《论文偶记》中有言:“凡行文多寡短长,抑扬高下,无一定之律,而有一定之妙,可以意会,而不可以言传。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,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,则思过半矣。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,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,一吞一吐,皆由彼而不由我。烂熟后,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,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,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奇音节相似处,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。”[6](P12)同样,在《文学研究法》中,姚永朴也花费一个章节,具体讲述了有关类似的文章作法。这说明了姚永朴对于诵读式教学的重视。

三、风格论:文学的奇正、刚柔

在《李习之答王载言书》中,姚永朴将原文分为两大层次:创意之大归,造言之大归。在案语中,姚永朴着力探讨了创意造言之法,主张“陈言务去”,认为“创意造言皆不相师”,“陈言不独在字句之间,凡意为前人所已发者,皆在务去之例”。在肯定求新的同时,姚永朴反对泥古及为创新而创新,并以刘勰讥陈思之“浮轻”、“永蛰”,左思之“孝而不从”,潘岳之“云感口泽”、“云感如疑”[4](P26),批评为了创意造言而刻意求古的作法,进而强调“文章宜通不宜难”[4](P25),主张回归桐城家法义理上去。

在《苏子瞻答黄鲁直书》一文的评点中,姚永朴主要论证了文学的奇正。他先以扬雄爱奇,引出“以奇为尚”的由来,后以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“意翻空而易奇,言征实而难巧”[5](P6),说明文章构思与意象之奇,并分析文人之爱奇的原因可能是“盖文章说平实之理,庸常之事,最难制胜”,认为庄骚杨马独步千古,也得益于他们的“鸷悍之气,喷薄之势,恢诡之趣,浓郁之词,铿锵之调”[5](P6);随后话锋一转,以苏轼《答黄鲁直书》一句话“务使平和,至足之余,溢为怪奇,盖出于不得已”[5](P6)为例,说明奇之难,并借刘彦和之口,说“旧练之才,执正以驭奇;新学之士,逐句而失正”(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)。姚永朴反对刻意求奇,认为初学者要“循规蹈矩”[5](P70),等到“读书渐多,功力渐足”的时候,才可以偶一放笔,尝试一下文章的奇崛险怪。在这里,关于文章奇正的讨论,实源于姚永朴的桐城派文化背景。姚氏以桐城家法为旨归,以古代文学理论为例,并以《文心雕龙》说法,阐述对于奇正的见解,不能不说姚氏学问之渊博。

文章来源: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wgwxzz.cn/qikandaodu/2021/0423/499.html



上一篇:外国文学类来源期刊比较分析
下一篇:冈崎义惠的日本文艺学思想溯源

当代外国文学投稿 | 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| 当代外国文学版面费 | 当代外国文学论文发表 | 当代外国文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当代外国文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