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东西问】麦家:当代文学为何更是西方了解中(2)

来源:当代外国文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8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资料图:读者在书架前翻阅书籍。吴俊杰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:你作品中的英雄结局不是很好,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大团圆结局呢?还是和你自己的经历

资料图:读者在书架前翻阅书籍。吴俊杰摄

中国新闻周刊记者:你作品中的英雄结局不是很好,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大团圆结局呢?还是和你自己的经历有关?

Mak's:这与我的人生观有关。一个人的结局,无论是生活中的一个人,还是我们纸上画的人,归根结底都是两个结局,不是喜就是悲。我说我的快乐点很高,我不能接受一个人最后用一个。它以非常愉快的方式结束。我认为这不是真的。这不是属于我的情感认同的结局。

其实我觉得没有绝对的悲喜:容锦珍最后发疯了,却是这样破解了密码,通过毁坏自己的身体破解了黑色秘钥。他疯了。本身就是一场悲剧,但密码被破解,又是一出喜剧。你在哪里谈论悲剧和快乐?当我写作时,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绝对地看待人和世界。越辩证越真实,越接近真理。我希望我的读者也这样做。

中国新闻周刊记者:有人认为快乐的作品比较肤浅,而悲剧或黑暗的作品更深刻。你同意吗?

麦佳:我不接受这个观点。我不能说苦难的悲剧是深刻的。我想我需要任何工作。理想主义、浪漫主义、批判现实主义,包括现代主义的探索性作品,都需要深刻。这就是生命,世间万物,不是一种,而是一百朵花。

对于一个特定的作家,我觉得如果你要找一首符合你自己人生观的曲调,如果你让我写喜剧或者特别励志的话,我可能写不出来,感觉有点舍不得写。但对于别人来说,让他写悲剧,他也未必写得好。我认为一个人写的作品符合他自己的人生观或世界观。毕竟,写作是关于自我表达的。足以表达内心世界,真实的生活知识,和自己。

冷静真实地面对自己,更充分地表达自己,有一天,当你创造的世界被别人照亮时,你的独特性会被别人认可。比如我1991年开始写容锦珍这样的英雄时,人们并不接受。我记得《解密》屡遭拒绝的原因之一是:“现在几岁了?还在写英雄?”但转眼,时代又变了,十年后,读者已经厌倦了低级写作和个人写作。2000年后,人们又开始称呼英雄了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的作品是行得通的带着时代和读者的呼唤,这就是坚持的意义。

资料图:古巴哈瓦那东郊美国作家海明威故居。中新社记者莫承雄 摄

中国新闻周刊记者:据说卡夫卡、加缪、海明威、福克纳、博尔赫斯、纳博科夫、黑塞等人,尤其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,对你影响颇深。美国《纽约客》曾评价你“将你无与伦比的写作天赋与博尔赫斯的气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”。这些外国作家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?

麦佳:作家是读者,阅读是写作最好的准备。创造源于欣赏。如果你没有欣赏和欣赏的能力,你绝对不会有创造力。我的写作是一种创作,但在我创作之前,我必须学会欣赏别人,所以我阅读了很多作品,各种经典。我认为这是培养自己的鉴赏力和鉴赏力的最便捷的方式,甚至是唯一的方式。

中国新闻周刊记者:东西方文明虽然存在差异和差距,但文学无国界。在世界范围内,您认为好的文学作品的共性是什么?在您看来,文学对促进东西方深入交流有何作用?

麦:《破译》可以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语言,说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。记得《经济学人》里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过“终于有一本不需要字典的书了,你能看懂的中国小说”。

整个西方对中国充满了误解和误解。我们的许多小说都是关于民俗历史的。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他们甚至需要在阅读时查字典。然而,《破译》中写的破译是一个世界性的职业,破译密码的人物也遍布世界各地。尤其是照顾一群好奇的人。因为是世界性题材,我觉得这也是《解密》和《暗算》进入世界的有利条件。

还有一点,这些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世界越想了解我们,这也是一个大背景。当世界需要了解中国时,文学是最好的选择。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好感,通常不是通过新闻或政治,而是通过文学。比如1950年代的中国人特别喜欢苏联,因为那个年代我们读了很多苏联文学。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,我们了解了苏联、西伯利亚、贝加尔湖……突然对那片土地充满了向往。

我们这一代看过很多欧美作品。虽然他们从未去过那些国家,但他们的感情却是满满的。巴尔扎克说,小说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秘密历史。文学也是了解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最客观、最通俗的方式。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,世界对中国人的好奇心也在增加。这时,文学将成为他们了解汉语的渠道。 (完)

文章来源: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wgw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8/558.html



上一篇:《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》璀璨丝路文明里,
下一篇: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

当代外国文学投稿 | 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| 当代外国文学版面费 | 当代外国文学论文发表 | 当代外国文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当代外国文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